培养研究生科研单位不当“局外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7-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导师师资不足、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不挂钩等问题,如何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成为各高校主要思考的问题。日前,新疆农业大学联合自治区5家科研单位建立了新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开始了有益的尝试。

  联合科研单位打造研究生培养新平台

  “我们成立的联合研究生培养平台,与一般意义上高校的研究生院有很大的不同,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旨在利用社会资源,集纳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早在1997年,新疆农业大学就从新疆农科院、新疆林科院等科研单位,聘请了一批学术水平高、课题经费充足的科研人员作为学校的研究生兼职导师。截至2008年6月,学校共聘请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5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

  新疆农大校长雒秋江告诉记者,兼职导师能够紧密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指导研究生,从而提高了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由于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也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然而,这种聘请兼职导师参与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作为依托,使得学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联系不够紧密。在合作研究课题、与兼职导师的沟通交流以及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资源共享、产学研相结合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因此,新疆农大提出,组建一个有多家单位参与的具有联合性质的研究生培养平台,这一想法得到了5家科研单位的积极响应。2008年年底,自治区编办正式批准成立新疆农业大学联合研究生培养平台,由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以及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5家单位共同组建。

  联合培养单位也承担管理和教育责任

  联合研究生培养平台建立后,研究生的招收由联合单位共同完成。联合招收的研究生,其课程学习阶段主要在新疆农大进行,时间为半年至1年,该阶段由新疆农大负责对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管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与学位论文阶段一般在联合单位进行,该阶段由联合单位负责对研究生的全面管理。同时,联合单位还负责研究生在科研、学位论文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并为研究生开展试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过去大学聘请兼职导师的做法只是学校和兼职导师之间的行为,与兼职导师所在的单位关系不大,这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作为新疆农大研究生院的参与单位之一,新疆农科院院长陈彤说,在新机制下,研究生培养不再是高校一家的事,而是所有参与单位共同的事,这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社会资源和科研资源整合。

  采访中,共同参与培养的5家单位有关负责人都认为,整合现有农业教育和科技资源,通过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这是一条很好的产学研合作道路。

  新疆农大副校长王长新告诉记者,产学研联合培养平台机制下的研究生院,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运行。新的研究生院是一个开放式平台,目前有5家合作单位,将来可能会增加到10家、20家,甚至更多。

  联合培养有助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新疆农大研究生培养平台的现实意义,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吐尔逊·伊不拉音认为,这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成果,是自治区落实教育部有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之一。联合培养研究生平台,将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联合研究生培养平台的成立为新疆搭建了一个高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平台,既能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又能为科研单位、企业提供科研和推广的生力军。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研究生培养上,高校或科研院所都存在各自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分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将高校与科研院所这两大研究生培养主体的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充分挖掘各自的潜在优势,建立一种以高校为主,由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共同进行研究生培养,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王涛表示,目前,地方院校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还在探索阶段,新疆农大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事实上,各地都有较好的社会资源和优质的科研资源,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平台,没有有效利用到研究生培养上来。一旦各地搭建起稳固的平台,各种资源的利用就会顺畅有效,这无疑是新疆农大联合研究生培养平台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本报记者 蒋夫尔

上一篇:美国的4-H教育     下一篇:大学生库区宣传普法